產品名稱 |
石榴苗 |
面向地區(qū) |
全國 |
萌芽前將母樹根際較大的萌蘗從基部環(huán)割造傷促發(fā)生根,然后培土8厘米至10厘米,保持土壤濕度。秋后將生根植株斷離母株成苗。也可將萌蘗條于春季彎曲壓入土中10厘米至20厘米并用刀刻傷數(shù)處促發(fā)新根,上部露出頂梢并使其直立,后切斷與母株的聯(lián)系,帶根挖苗栽植即可?;蛟谑裆L季節(jié),把石榴近地面的枝條向下彎曲,將其中的一段埋入土中,埋入土中的部分用刀刻傷,以促進生根,生根后切離母株即成一株新的石榴苗。壓條時以埋入土中15厘米為好,過深溫度低,不利生根,過淺易風干也不利生根。
水平壓條法,將石榴一二年生枝條環(huán)割,水平固定在溝中,頂芽稍露出地面。埋土后踩實,澆透水。待每株新苗都生根后,可分別從中間斷開,以利根系發(fā)育??罩袎簵l,春天將母株高層生長的上一二年枝條環(huán)割,用塑料布或袋包裝濕沙或者黃土,包裹在枝條環(huán)割處,待其生根后,從母株上剪下來定植。
秋季落葉后至翌年春季萌芽前均可栽植或換盆。地栽應選向陽、背風、略高的地方,土壤要疏松、肥沃、排水良好。盆栽選用腐葉土、園土和河沙混合的培養(yǎng)土,并加入適量腐熟的有機肥。栽植時要帶土團,地上部分適當短截修剪,栽后澆透水,放背陰處養(yǎng)護,待發(fā)芽成活后移至通風、陽光充足的地方。
分株繁殖。分株繁殖時間可在春季和夏季。早春石榴葉芽剛剛萌動,即可進行分株。將石榴根部發(fā)出的的較健壯帶根蘗苗,帶根挖出后另行栽植。夏季分株需在入伏以后進行,根部蘗苗,只要已經生長木質化,帶根與否,皆可分株成活。
苗木的澆水量受很多因素的影響,主要包括樹種、規(guī)格、生長狀況以及土質、氣候等,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。通常情況下,苗木的澆水量以達到土壤持水量的60%-80%為宜,在干旱時期或土質不好的地區(qū)應適當增加。
一般來說,喬木比灌木、常綠樹種比落葉樹種、陽性樹種比陰性樹種、淺根性樹種比深根性樹種的需水量大;速生、生長期長或觀花、觀果、觀葉的苗木水分需求量較其他樹種更大;苗木生長期比休眠期的需水量大。
于春季萌芽前,用瓦片蓋住花盆的底漏,然后裝土,約裝花盆的2/3,將土堆成丘狀。選擇根系完整,須根多,樹型好的苗木,將根系舒展的放進盆內,繼續(xù)裝土,邊裝土邊將苗輕輕向上提起,以便使根系與土壤密切接觸。盆土不可過滿,根莖與土壤表面平,將土壓實,澆透水,待水滲下后,用干土覆蓋表面保墑,置與半陰處,一般發(fā)芽前不要澆水以利升溫生根。
常見的澆水方式有人工澆灌、機械噴灌、地面灌水、噴灌等,目前大多地區(qū)是以人工澆灌為主。澆灌之前要先松土,土表不板結,令水分容易滲透。澆水時應一次灌飽灌透,若采用小水淺灌的方式容易造成苗木根系向淺層生長,不利于苗木的抗風、抗旱能力。待突然表面稍干后,可及時加蓋細干土或中耕松土,減少水分的蒸發(fā)。
一般秋冬和早春之間,大多苗木處于相對休眠和半休眠的時期。在秋末或冬初土壤即將封凍之前要澆封凍水,以提高苗木的越冬能力;待到早春土壤將要化凍之時,又要及時澆解凍水,以達到預防早春干旱、提高土溫、促進樹木萌芽和增強耐旱能力的作用。
———— 認證資質 ——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