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品名稱 |
薄膜溫室 |
面向地區(qū) |
全國 |
大棚的應用范圍尚在開發(fā)。尤其在高寒地區(qū)、沙荒及干旱地區(qū)為抗御低溫干旱及風沙危害起著重大作用。為發(fā)展農業(yè)生產先后建成塑料大棚,日本在70年代末塑料大棚的面積為10-20公頃。西班牙的阿爾梅里利地區(qū)全部土地面積為315平方公里,是個旱區(qū),為了發(fā)展蔬菜生產而覆蓋了120平方公里的大棚,是世界大的大棚。
大棚的組成是用竹木桿、水泥桿、輕型鋼管或管材等材料做骨架,做成立柱、拉桿,拱桿及壓桿,覆蓋塑料薄膜而成為拱圓形的料棚。 塑料大棚一般覆蓋的面積為1-3畝,管理方便。但可進行多個棚大面積的覆蓋。由于棚體高大不便用草簾進行防寒,而在棚內用多層薄膜進行內防寒,棚內的溫度主要來自太陽輻射。
塑料薄膜具有保溫性。覆蓋薄膜后,大棚內的濁度將隨著外界氣溫的升高而升高,隨著外界氣溫下降而下降。并存在著明顯的季節(jié)變化和較大的晝夜溫差。越是低溫期溫差越大。一般在寒季大棚內日增溫可達3-6℃,陰天或夜間增溫能力僅1-2℃。春暖時節(jié)棚內和露地的溫差逐漸加大,增溫可達6-15℃。外界氣溫升高時,棚內增溫相對加大,高可達20℃以上,因此大棚內存在著高溫及冰凍危害,需進行人工調整。在高溫季節(jié)棚內可產生50℃以上的高溫。進行全棚通風,棚外覆蓋草簾或搭成"涼棚",可比露地氣溫低1-2℃。冬季晴天時,夜間低溫度可比露地高1-3℃,陰天時幾科與露地相同。因此大棚的主要生產季節(jié)為春、夏、秋季。通過保溫及通風降溫可使棚溫保持在15-30℃的生長適溫。
根據不同種類蔬菜的生育特性、需肥規(guī)律、土壤供肥狀況以及肥料的種類與養(yǎng)分含量,科學地計算施肥量。應大力推廣大棚蔬菜配方施肥技術和測土施肥技術。采用科學的施肥方法,堅持基肥與追肥相結合?;室愿煊袡C肥為主,配合施用磷、鉀肥;追肥要根據蔬菜不同生育階段及對肥料的需要量大小分次追肥,注重在產品器官形成的盛期如根莖、塊莖膨大期、結球期、開花結果期重施追肥?;室钍?、分層施或溝施。追肥要結合澆水進行。推廣葉面施肥技術。
嚴格控制化肥的用量尤其要減少氮素化肥的用量。杜絕盲目施肥、偏施氮肥的情況。選用肥料既要考慮養(yǎng)分含量,又要選用雜質尤其是重金屬及有毒物質含量少、純度高的肥料,還要根據土壤情況盡可能選用不致使土壤酸化的肥料。注意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,推廣氮、磷、鉀復合肥和有機、無機復合肥。
有機肥料不僅養(yǎng)分全,肥效持久、平穩(wěn),緩沖性大,而且富含有機質,可以改良土壤結構,對大棚蔬菜土壤環(huán)境的污染小。要大力提倡使用有機肥,要多用充分腐熟經過堆積發(fā)酵等處理的畜禽糞等廄肥。應用因地制宜推廣秸稈還田技術、大棚蔬菜種植綠肥技術,既增加肥源又改良土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