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品名稱 |
白蠟 |
面向地區(qū) |
全國 |
白蠟(學名:Fraxinuschinensis)是木犀科白蠟屬植物的通稱,又稱梣(cén),因樹上放養(yǎng)白蠟蟲,故取名白蠟樹,又是固沙樹種。
本屬約70種,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溫帶,極少數(shù)向南延伸至熱帶。中國約有20余種,分布廣的是白蠟樹。木材堅韌,耐水濕,制做家具、農(nóng)具、膠合板等用;枝條可編筐;樹皮稱“秦皮”,中醫(yī)用作清熱藥。
喬木,高達12米.冬芽卵圓形,黑褐色.小枝灰褐色,無毛或具黃色髯毛.有皮孔。奇數(shù)羽狀復葉,對生,連葉柄長15一20厘米。
總?cè)~軸中間具溝槽,無毛或于小葉柄之間有銹色簇毛、葉通常7片或7-9片,近革質(zhì),橢圓形或橢圓狀卵形,長3.5-10厘米,寬1.7-5厘米,先端漸尖或鈍,基部寬楔形,緣具不整齊鋸齒或波狀。
落葉喬木,樹冠卵圓形,樹皮黃褐色。小枝光滑無毛。奇數(shù)羽狀復葉,對生,小葉5--9枚,通常7枚,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3--10厘米,先端漸尖,基部狹,不對稱,緣有齒及波狀齒,表面無毛,背面沿脈有短柔毛。圓錐花序惻生或頂生于當年生枝上,大而疏松;橢圓花序頂生及側(cè)生,下垂,夏季開花?;ㄝ噻姞?;無花瓣。翅果倒披針形,長3--4厘米?;ㄆ?--5月;果10月成熟。翅果扁平,披針形。
白蠟[5]喜溫暖濕潤氣候.喜光.對土壤要求不嚴,黃壤、黃棕壤等土壤上均能生長。栽培技術(shù)用種子及扦插繁殖.種子繁殖:3月份播種前將種子用溫水浸泡24小時
或混拌濕沙在室內(nèi)催芽,待種子萌動后,可條播于苗床內(nèi),每1公頃需種子45kg.苗床管理注意適量澆水、中耕、除草、施肥.一般1公頃產(chǎn)苗30-45萬株,當年古高可達30-40cm.
治慢性細菌性痢疾:秦皮12克,生地榆、椿皮各9克。水煎服。(河北中藥手冊)治急性肝炎:秦皮茵陳、蒲公英各30克,黃柏9克,大黃9克。水煎服。(山西中草藥)
———— 認證資質(zhì) ——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