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鍵詞 |
從事楓香無紡布袋苗,永新楓香無紡布袋苗,區(qū)訂制楓香無紡布袋苗,新款楓香無紡布袋苗 |
面向地區(qū) |
全國 |
園林用途 |
風景樹 |
冠幅 |
100cm |
落葉與否 |
落葉性 |
生長環(huán)境 |
露地 |
樹齡 |
2年 |
樹形 |
垂枝形 |
樹型 |
垂枝形 |
主要觀賞部位 |
花葉均可 |
楓香樹,又名楓香、路路通,金縷梅科楓香樹屬落葉喬木。葉寬卵形,掌狀3裂,基部心形,邊緣有鋸齒。頭狀果序木質(zhì),圓球形,具宿存刺狀花柱和萼齒。種子多數(shù),褐色,多角形或具窄翅。產(chǎn)于我國秦嶺及淮河以南,亦見于東南亞北部及朝鮮南部,為北亞熱帶至邊緣熱帶樹種。性喜光,速生,多生于平地、村落附近及低山次生林。秋葉紅艷,為秋色葉樹種。可廣泛用于園林綠化及生態(tài)公益林營造。
楓香樹是我國非常的秋季紅葉樹種,葉片入秋經(jīng)霜,幻為紅艷,楓葉流丹,層林盡染,艷麗奪目,故常被稱為“丹楓”。
荒山綠化
楓香樹是我國亞熱帶地區(qū)優(yōu)良的鄉(xiāng)土闊葉落葉樹種,其適應性強,生長迅速,成林快,根系發(fā)達,天然傳播更新力強,對立地條件要求不嚴,為典型的荒山樹種。它能快速“侵占”荒山荒地形成林,亦能人工營造生態(tài)公益林綠化荒山荒地或作退耕還林骨干樹種。
楓香的文化意象
楓香樹從自然走向生活、走向生產(chǎn),開始與人類產(chǎn)生了聯(lián)系,人們對楓香樹的認知逐漸加深。千來,特別是文人墨客對楓香樹的詩歌傳頌和借物抒情,逐步形成了一種楓香文化,終升華為一種楓香樹特有的文學意象。
楓香病蟲害防治
清除造林地上的枯枝落葉,消除病蟲源;營造混交林,改善林地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;清除病蟲木,破壞病蟲棲息環(huán)境:科學施肥,合理間伐。在防治棕色天幕毛蟲上,宜采用如下方法:①人工摘繭;②保護天敵,把野外采摘的繭中已被寄生的蛹,撿出放回林中或不采摘:③化學防治,用25%滅幼脲Ⅲ號3500倍液,或20%殺滅菊酯2000倍液,或25%溴氰菊酯2000倍液,或40%氧化樂果800倍液,用機動噴霧機于傍晚噴霧樹冠,防治效果均在90%以上。還可用菊酯類藥液噴入網(wǎng)幕內(nèi),防效達95%以上;④毒繩法,用20%殺滅菊酯與機油按1:8混合調(diào)好,紙繩浸泡0.5h后,撈出晾干后綁于樹干胸高處,防治效果在90%上;⑤燈光誘蛾,在危害較重林地集中設置誘蟲燈,誘殺成蟲,效果較好。
楓香采集加工
7、8月間割裂樹干,使樹脂流出,10月至次年4月采收,陰干。
楓香是一種落葉喬木,出口具有園林價值,還有很好的經(jīng)濟價值和藥用價值,楓香是我國的鄉(xiāng)土樹種,適應性強,江西各地都有分布。它生長快,喜光,幼樹稍耐陰;喜溫暖濕潤氣候及深厚濕潤土壤,但能耐干旱瘠薄,耐溫度-18℃。適宜微酸性至中性土壤。幼年生長較慢,入壯年后生長轉(zhuǎn)快。對二氧化硫、氯氣等有較強抗性??癸L力強
楓香 產(chǎn)我國秦嶺及淮河以南各省,北起河南、山東,東至臺灣,西至四川、云南及西藏,南至廣東;亦見于越南北部,老撾及朝鮮南部。性喜陽光,多生于平地,村落附近,及低山的次生林。在海南島常組成次生林的優(yōu)勢種,性耐火燒,萌生力。
全國楓香無紡布袋苗熱銷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