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品名稱 |
李子苗,黃金奈李樹苗,蜂糖李樹苗,國鋒7號李子樹苗 |
面向地區(qū) |
全國 |
蜂糖李平均單果重35.3克,大65.9克,肉質(zhì)細、清脆爽口,汁液中多,味濃甜,離核,品質(zhì)。合理種植密度:蜂糖李優(yōu)勢生長快,樹勢較旺,根據(jù)地形地貌、土壤肥力和對早期產(chǎn)量的要求,合理確定種植密度。加強肥水管理:蜂糖李果個較大,對肥水要求較高,同時根據(jù)土壤墑情適時澆水,特別是萌芽期、果實硬核期及迅速膨大期,要充足的水分供應。加強枝稍管理??刂菩律彝L,促進花芽分化。花果管理。保花保果,提高坐果率。病蟲害防治:蜂糖李較抗細菌性穿孔病、流膠病。適時采收:以硬熟期采收為宜,即果皮底色由綠變黃,口感脆甜時采摘。
黃金奈李為廣東樂昌市九峰鎮(zhèn)的一種水果,將普通奈李進行套袋等特殊技術(shù),兩個多月后,便成長為黃金李,具有顏色金黃、爽脆、清甜多汁等特點,"而重要的是,由于長期有袋子套著,黃金李既沒有蟲害,也沾不到一點農(nóng)藥,是的綠色放心食品。"套過袋后的奈李,果子呈金黃色,如水晶般剔透,十分誘人,同時,這項技術(shù)也使使果子的產(chǎn)量與價值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。套袋可以 解決鳥類的侵襲、病蟲害的危害 以及風雨 陽光的損傷。
因冬春修剪、機械損傷、人畜損傷、凍害、風害等造成的苗木傷口,及時護理,以減少樹體水分損失并防止受凍,避免病菌侵染,促進傷口愈合,恢復樹勢,可采取以下方法進行護理:
一、切除 對已枯死枝條,可從傷折處附近鋸平或剪去。輕傷枝、受凍害和風害的枝條宜在死活界限分明處切除,切口要光滑,將傷口整理后,及時涂刷保護劑或接蠟,以便于愈合,萌發(fā)新梢。
二、刮除 大枝干出現(xiàn)傷口或腐爛病等,發(fā)病初期,應及時用快刀刮除病部的樹皮,深至木質(zhì)部,好刮到健康部位,刺激傷口早日愈合。刮后用毛刷均勻涂刷75%的酒精或1%至3%的高錳酸鉀液,也可涂刷碘酒殺菌消毒,然后涂蠟或涂保護劑。常用的保護劑一種是保護蠟。制做方法是先將動物油0.5公斤放入鍋中加溫火,再將松香2. 5公斤和黃蠟1.5公斤放入,不斷攪拌到熔化,然后冷卻即成。用時大火熔化,用毛刷蘸著涂抹傷口。另一種是豆油銅素劑。把硫酸銅和熟石灰各1公斤研成細粉,把豆油1公斤倒入鍋內(nèi)煮沸,然后將硫酸銅和熟石灰加入油中攪拌,冷卻后即可使用。
三、滅蟲 有的苗木枝干受吉丁蟲、天牛為害留下許多蟲孔,并有排泄物,可用快刀把被害處的粗皮刮掉,刮后涂上100倍40%的氧化樂果加入少量煤油毒殺幼蟲。將刮除的傷口及時涂上保護劑或涂蠟,促使傷口愈合。對于較深處的蛀干害蟲宜用棉花或破布蘸80%的敵敵畏100倍液,或用50%的甲胺磷100倍液塞入蟲孔內(nèi)毒殺幼蟲,亦可用上述藥劑稀釋數(shù)倍后,用注射器注入蟲孔內(nèi),并用濕泥封堵蟲孔,可以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。
四、捆扎綁吊 對被大風吹裂或折傷較輕的枝干,可把半劈裂枝條吊起或頂起,恢復原狀,清理傷口雜物,用繩或鐵絲捆緊或用木板套住捆扎,使裂口密合無縫,外面用塑料薄膜包嚴,半年后可解綁。
2.大苗培育:選好圃地,施足基肥,按東西向作床,床寬1.5米,床高25厘米。自秋季苗木落葉至翌年春季萌芽前,挑選樹形好、長勢旺盛、無病蟲害的一年生苗木,按株行距60厘米×80厘米定植。起苗及定植時,應保護好頂芽及根系,并盡量多帶宿土。定植后,在做好常規(guī)的田間管理時,應注意以下工作:
、定植后,如有側(cè)枝萌發(fā)要及早抹除,以利培養(yǎng)通直的主干。
第二、修剪時,要特別注意一層側(cè)枝的修剪,確保中心主干延長枝占優(yōu)勢,削弱并疏除與其同時生出的一輪分枝。
第三、采用自然式樹冠可促進枝繁葉茂,要特別注意保護頂芽,切忌碰傷,除密生枝和病蟲枝要及時修剪外,其余應任其生長。
經(jīng)過3至4年的培育管理,所培育的苗木生長良好,苗木平均胸徑可達4厘米,苗高可達3.5米,此時,可出圃用于園林綠化。
培育大苗的主要方式
1.移圃培育將小苗從原圃地轉(zhuǎn)移到另外的圃地,以較大的株行距培育成大苗。
2.留圃培育將苗圃苗木多次抽移到別處,留下的再培育成所需規(guī)格的大苗。
3.間作培育將小苗以小株距、大行距栽植,行間種植適宜的作物,實行以耕代撫,把小苗培育成大壯苗。
4.混交培育將綠化樹種(如泡桐、梧桐、梓樹等)小苗和用材樹種(如杉木、松樹等)小苗混交造林,需間伐時可挖取利用。
5.片林培育將一般綠化樹種(如樟樹、銀樺、扁柏等)小苗成片栽植于林地。根據(jù)需要可逐年抽取苗木利用。
上述育苗方式,前兩種適宜雪松、龍柏、金松、南洋杉等珍貴樹種培育大苗,一般要移植2次;而后三種適宜一般樹種培育大苗,移栽密度較小,只需移植1次。
培育大苗的管理措施
1.中耕除草年中耕除草5至6次,第二年4次,第三3次,第四年起每年1至2次。中耕除草深度要達到15厘米。
2.苗木修剪大苗主干高度要求是:行道樹和城市綠化苗3至4米;防護林用苗1至2米;四旁與園林綠化苗視需要而定。要剪除主干上的枝條與萌蘗,并視需要進行樹冠修剪定型。主干高度達標時要摘除頂芽。
3.肥水管理雨季要排除積水,干旱時要及時灌溉。視苗木生長狀況適時適量追肥。
4.病蟲防治食根性害蟲可用3%呋喃丹顆粒劑施入土層中進行防治,或用毒餌誘殺;食葉害蟲可噴施氧化樂果、樂果乳劑、敵百蟲等殺蟲劑;侵染性病害應在移植前進行土壤消毒,發(fā)病前噴施波爾多液進行保護,發(fā)病后噴施代森錳鋅、滅菌丹等殺菌劑治療。
5.切根處理對于5至6年生大苗,在起苗前1至2年進行切根處理,促其須根生長,提高定植成活率。切根一般于春季或秋季進行,應切斷苗木基徑5倍以外的根系,挖切深度為苗木基徑的2倍,可挖成方形或圓形,挖后覆填松土。
6.起苗出圃大苗出圃要掌握好隨挖、隨包、隨運、隨栽的原則。一般需帶土球,并用草繩包扎好。如挖運裸根苗,將根系沾上泥漿,并包上濕草再裝運。
彩葉植物因在生長季節(jié)內(nèi)能呈現(xiàn)出鮮艷的色彩而備受人們的歡迎。除此以外,彩葉植物還具有成景快、栽培容易、觀賞期長等特點,在現(xiàn)代城市園林綠化中發(fā)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。
1.植物種類
彩葉植物一般分為常色葉植物、春色葉植物和秋色葉植物三類。常色葉植物是指整個生長期內(nèi)都呈現(xiàn)彩色葉色,而春色葉植物及秋色葉植物只是在生長期的某一段時間呈現(xiàn)彩色葉色。常見的春色葉植物有:紅葉石楠、黃花柳、衛(wèi)矛、臭椿等。常見的秋色葉植物有:雞爪槭、三角楓、鵝掌楸、元寶楓、銀杏、黃櫨、漆樹、火炬樹。常見的常色葉植物有:紫葉李、紫葉桃、金葉接骨木、金葉女貞、紫葉小檗等。
2.園林應用
孤植:彩葉植物顏色醒目,可以作為中心景觀處理,能達到引導視線的作用。如株形高大豐滿的紫葉梓樹、金葉皂莢、金葉刺槐,以及株形緊密的紫葉矮櫻、花葉槭、紅葉石楠等都可以孤植于庭院或草坪中,立成景。
叢植:成叢栽植彩葉植物可以美化環(huán)境,增添更多色彩。將紫色或黃色的彩葉植物叢植于淺色的建筑物前或?qū)⒕G色的喬木做背景、彩葉植物作前景處理,均能得到較好的景觀效果。
———— 認證資質(zhì) ————
最近來訪記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