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泡:是指釉面的氣泡,因年久風化,硅膠化,經(jīng)清洗,摩擦而產生的破裂,一般看到的是釉面上層的破泡,釉面損傷太嚴重時,才見到中下層破泡;宋瓷上,會有此現(xiàn)象,難仿。如在破泡里找到臭干黑或黃水斑,就可判定為古瓷了。另有種叫冰裂破泡的特征,很神奇美妙,氣泡的呈放射性的冰裂,更難仿,也仿不出來。
北京瓷器鑒定機構
玻璃膠:前人稱陳骨膠。是古瓷年久,釉面硅膠化,微水溶。新瓷也有硅化膠,三次清洗,便無。而古瓷,再多次清洗,都有。目前,尚沒見到有仿者。玻璃膠特征,一直伴隨著古瓷,直至釉面全部風化脫落瓦解。隨時檢驗,隨時可感知。檢驗感知玻璃膠,是鑒定古瓷的一個重要手段。
北京瓷器鑒定中心
帶官款的順治御窯瓷器
目前已知帶宮款的順治御窯瓷器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只有5件“大清順治年制”款盤。
其主要特征是器型單一,造型規(guī)整、盤沿外折、盤緣尖薄,
云龍紋、蓮瓣紋是其惟一紋樣,均存胎上印成,
黃釉、祭藍釉、茄皮紫釉也都是直接施在澀胎上,款識是青花雙國楷書“大清順治年制”六字兩行款。
存?zhèn)魇榔魑镏?,也有署“大清順治年制”款的青花瓷盤,
圖案為花卉和天女散花等內容,款識用筆有力、字體較大也是此類器物的另一特征。
清順治醬色釉暗花龍紋盤
北京瓷器鑒定機構
釉光是瓷器“質”的表現(xiàn)?,F(xiàn)代的作偽者,無論采取高壓蒸煮或用漿砣、布輪磨擦去光,或用氫氟酸涂蝕釉面再用煙塵染舊等等,都是僅可改變其“形”而難變其質,無法做到真正的以假亂真。這些偽制措施,在實施抽時,即留下了諸如釉面缺乏層次、干澀呆板、手感生澀,在放大鏡下可見酸咬微孔或規(guī)則劃痕等等鑒別證據(jù)。
北京瓷器鑒定機構
我們在鑒定瓷器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瓷器的神韻、器型、釉面、畫工、款識、發(fā)色等等來鑒定,但是底足的鑒定是鑒定環(huán)節(jié)中極其重要的,尤其是對于真?zhèn)魏蛿啻欠浅V匾囊罁?jù),這也是為什么作假者往往需要老底新接的原因之一。
北京瓷器鑒定中心
元代以前的器物,定出大的朝代即可,不必按皇帝年號分期,但其中朝代較長的還可分出早、中、晚三期(如唐早期、宋中期、元晚期等)。明清距離現(xiàn)代較近,各種傳世品和出土文物都很多,在民間還有大量仿制品,情況較為復雜,因此要力求做到鑒定準確,盡量縮短時間跨度。下面的分期,分別把風格和年代比較相近的時代劃分在一起,其中年號時間較長的要再分期(如康熙60年還可分出早、中、晚三期),有的處于朝代或帝王更替期,也可以初期、末期稱之。